1649226887646-left.png


一朵花,绽放的何止秋色
199fa5f2694b0c59f432df0c711116a.jpg


千年菊韵今更浓

盛世花开别样红

开封

这座与菊花呼吸与共的古城

正以一场跨越千年的风雅之约

续写“宋韵开封,菊香中国”的盛世华章

640 (12)_副本.jpg


从《礼记》《尔雅》的古老记载,到陶渊明笔下的东篱采菊;从北宋东京重阳赏菊的万花竞放,到如今全域布展、全民共创的盛世景象——开封以一朵花为支点,撬动了文化传承、产业跃升、城市焕新与民心凝聚的宏大叙事。 


01.jpg

02.jpg

03.jpg


秋深露重,菊绽霜华。晨光初透,开封城在菊香的氤氲中苏醒。龙亭公园的红墙下,露珠在墨菊的花瓣上滚动,折射出千年汴京的晨光;清明上河园的石板路旁,金丝皇菊在秋风中含笑摇曳,仿佛从张择端的画中走出;禹王台的御碑前,乾隆诗句“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在菊海的映衬下更显古意盎然。这一刻,历史与现实在菊香中交融,开封用满城秋色诉说着与菊花千年不绝的情缘。 


04.jpg


菊花,这原产于中国的君子之花,自春秋战国便入诗入典。至唐宋,开封与菊花的缘分达到鼎盛。北宋徽宗时期,刘蒙在汴梁编纂我国第一部菊花专著《菊谱》,收录35个品种;《东京梦华录》更是生动描绘了重阳时节“万龄菊”“桃花菊”“木香菊”“金铃菊”“喜容菊”争奇斗艳的盛景。 


05.jpg


从1983年开封举办首届菊花花会以来,历经42年发展,菊花文化节已成为开封和河南的知名节会品牌。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一次次革新着城市面貌,一步步推动开封走向世界。从最初禹王台公园里扶老携幼的市民花会,到如今国家级的文化盛事;从几处老牌景点的零星点缀,到全城96个布展点位、280万盆菊花的“全域菊韵”,开封用42年时光,把一朵花酿成了一座城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图腾。 


06.jpg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元稹的诗句,恰是开封人对菊花的深情告白。菊花迎寒吐蕊、傲霜怒放的品格,与开封城屡经黄河泥沙淹没而又一次次原址重建的坚韧气质高度契合。


漫步今日开封,菊花构建起“6大城门+5大高速口+8大节点+10条最美道路+11处最美街区”的立体菊艺体系。街头游园、背街小巷、社区门口……菊花是城市的“公共艺术品”。


07.jpg


在中山西路的端头点位,菊花布展到了群众家门口,居民可以坐在台阶上赏菊品茗;在顺河坊历史文化街区,菊香与茶香、书香交织,营造出“菊韵宋风”的雅致氛围;群众性的“斗菊赛菊”活动吸引2500余人报名,四处分设的斗菊场地成为民间菊艺高手切磋交流的平台。这是一座被菊花重新定义的城市,每一处街角都在诉说着“一城宋韵、满城诗画”的现代传奇。


08.jpg


菊花文化节是一场文化自信的集体表达。它让开封人重新发现,自己的城市不仅是一座屡毁屡建的坚韧之城,更是一座花开不败的风雅之城。


09.jpg

10.jpg

11.jpg

一朵菊花

绽放的不仅是秋色

更是一座古城千年不息的文脉

一场盛会

汇聚的不仅是人潮

更是一个时代砥砺前行的足音

中国开封第43届菊花文化节与

第十五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双会联璧

开封正以菊为笔、以城为卷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大展宏图

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