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裕禄精神中汲取力量 推动新时代地质工作向 “新” 而行

微信图片_20240514103811_700.jpg

在焦桐广场的浓荫之下,静静聆听魏老爷子讲述他与焦桐的不解之缘。当年,焦裕禄同志在兰考亲手栽下的一棵泡桐苗,60多年后已长成参天大树,人们称这棵树为“焦桐”。“焦桐”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要用这种精神打好我们的人生底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漫步在兰考黄河东坝头,放眼眺望,哺育了华夏儿女的母亲河——九曲黄河在这里完成了她的世纪转弯,奔流至海。毛主席当年发出的“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仍不绝于耳。1962年,调任兰考县的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各级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创造性提出了翻淤压沙、翻淤压碱、挖河排涝、种泡桐挡风沙等科学方法,带领兰考人民把沙丘变成了“摇钱树”,把盐碱地变成了“聚宝盆”,把泡桐变成了“绿色银行”。不仅成功战胜了“三害”,而且引黄灌溉,将黄河化害为利。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继承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创新精神。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任职不久写下的一张便笺,至今仍然静静躺在兰考县展览馆里。短短两行字,有475天的风霜雨雪,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忠诚担当,有“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慷慨悲壮。

兰考县展览馆、兰考县气象局、徐场民族乐器村、沉浸式教学《您好焦裕禄》……短短5天时间,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看到的每一处场景,听到的每一个故事,都能清晰地看到焦书记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60年过去,那道穿越历史时空的精神之光,却从未离开过我们民族的精神视线。

习近平总书记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新时代地质工作者,要从焦裕禄精神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向“新”而行。

作者于芳,系河南省地质局高级专家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