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里的故事

2009年4月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兰考期间与兰考干部群众座谈时指出:“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兰考,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讲到:“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联系兰考县……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联系兰考就是希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焦裕禄已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是什么力量让焦裕禄这三个字组成了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像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 

第一部分  临危受命赴兰考

(一)苦难兰考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其中最大问题的是缺粮。兰考的情况则更加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风沙、内涝、盐碱”三害。说起兰考三害,不得不从一条与兰考人民割不断的河流说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黄河水患,却是兰考人民苦难的根源。在历史记载中,黄河在中下游决口共计1953次,仅兰考境内20多公里,就决口多达143次,历史上黄河改道共26次,在兰考境内大的改道就有6次。黄河水患给兰考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不间断的自然灾害。

当时,在兰考一带的豫东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秋天不见收,冬天白茫茫”,风沙、内涝、盐碱三种自然灾害一年四季都在祸害兰考人民。结果是,老百姓“一年辛苦半年糠,交租纳税恨官堂,扶老携幼逃荒去,卖了儿和女,饿死爹和娘”。重灾之下的兰考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很多人出走逃荒。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为加强兰考工作,当时河南省委包括开封地委在选派兰考领导干部时尤其重视。经过反复筛选考察,组织上最终找到了焦裕禄。

(二)组织重托  为什么是焦裕禄?据时任开封地委书记张申同志回忆,焦裕禄身上有几个非常可贵的地方。首先,不怕苦。焦裕禄逃过荒、要过饭、挖过煤、当过苦工、当过民兵、打过仗……年纪轻轻的他,什么苦和累都经历过。第二、平民化。他到兰考后对群众说“这比我出去要饭强多了!” 他一句话拉近了他和群众的距离。第三,有激情。他在工业战线九年:在哈工大学习,成绩是最好的一个,在大连起重机厂被誉为“最棒的车间主任”,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带领工人试制成功新中国第一台2.5米大型双筒提升机。焦裕禄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很出色。省委认定,这是个走到哪里胜到哪里的干部。

(三)赴任兰考 焦裕禄赴任兰考前说,“感谢党把我派到这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的贫穷面貌,我绝不离开!”这是焦裕禄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围绕“三害”他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呢?

第二部分  执政为民除三害

(一)调查研究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焦书记把这句话延伸了,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只有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焦书记有一次直接把县委会场搬到了调研现场,1963年1月初,一个寒冷的夜晚,焦裕禄和县委委员开会,他说,咱们到车站去看看,他们到火车站后看到候车室挤得满满当当全是等火车外出逃荒的灾民,焦书记一个个地问,你是哪里人,到什么地方去。这些人大都是灾民,受了灾没饭吃,只能出去找活路。调研结束后,焦裕禄下定决心,发誓要亲手掂一掂“三害”的分量!

(二)摸底三害 兰考“三害”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呢?黄河水含沙量大,河水泛滥,黄沙淤积,洪水退去,风起,黄沙漫天,这就是风沙;再看内涝,县志中对内涝记载“ 内涝自1644(清顺治初年)年至新中国建立的305年间,涝灾发生90多次,平均3-4年一遇。”涝灾是“秋积雨七旬,河决沛县至考城,兰阳城内无完屋。”沛县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距离兰考300多公里,由此可见涝灾之严重;还有盐碱,据老人会回忆,盐碱地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人走在上面咔嚓作响。

据统计,1962年,兰考当时可耕地近百万亩,沙地26万亩、涝地36万亩、盐碱地24万亩,加起来占86万亩,兰考百姓以种地为生,但当时的土地根本种不出庄稼。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当时的兰考干部对三害又是什么态度呢?

(三)统一思想 “躲”变“治”:多年来,兰考干部对于“三害”治理没有统一思路,面对三害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焦裕禄来兰考前,领导干部对于“三害”的态度,就是一个字“躲”。被动地依靠国家救济,最后越救越困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焦书记讲这第一就是不怕,第二就是顶着干。通过教育,领导干部的思想有所转变,提振了治理三害的决心。

1963年7月16日,焦裕禄提议将“劝阻办公室”改为“除三害办公室”,同一间办公室,虽然只是名字换了,但意义重大。首先,立场变了,不再劝阻,意味着尊重老百姓意愿,这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问题。第二,思路变了,只靠劝阻,治标不治本,焦书记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给干部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发动力量 教育干部:焦书记说“要彻底改变兰考面貌,必须治沙、治碱、治水,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关键,是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治理三害是一场硬仗,打硬仗就要靠铁军,焦书记说,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虽然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但如果没有领导,这力量有时就发挥不出来。

凝聚群众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除三害,人民群众是主力,焦裕禄如何发动群众呢?第一,关心关爱。1963年12月的一个雪夜,焦书记在屋里听着风雪坐立不安,心里牵挂老百姓衣食冷暖,第二天天刚亮,焦书记就冒雪去访贫问苦,来到梁孙庄,走进身患重病的梁俊才家中,焦书记关切地询问他的病情,梁大爷问道你是谁啊?焦书记深情地说“我是您的儿子”。这就是焦书记,把群众当父母,所以才会时时事事为百姓着想。第二,激励机制。除三害,群众是主力,但当时兰考大量人员外流,劳动力严重缺失,焦书记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法——以工代赈,当时国家每年都给兰考发放救济粮,焦裕禄实行以工代赈,把国家的救济粮变成工酬,谁留下来坚持治灾,就把救济粮作为工酬发放。如此,老百姓在家里就能解决温饱,在外逃荒人员也都陆续回来了,这是利益驱动。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焦书记也还非常注重精神激励,他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在兰考树立了“四面红旗”“两个硬骨头大队”等等。焦裕禄在短时间内把几十万逃荒的灾民重新凝聚起来。人心齐,泰山移,在焦书记带领下,古老的豫东平原兰考县打响了治理“三害”的第一枪。

第三部分  鞠躬尽瘁留英名

(一)治理“三害” 焦裕禄同志带领“三害”调查队,从1963年的8月至11月,历时100多天,跋涉5000多里,对全县的沙碱涝进行大规模的调研。记录全县84个风口,1600多座大小沙丘,把全县所有的洼地,淤塞的河道全部绘图编号。根据调查结果主持起草了《关于坚决护好造好林从根本上改变兰考面貌的意见》《关于治沙治碱治水三五年的初步设想》《关于治沙治碱治水的建议》等多个方案。在此基础上绘出一幅改造兰考的蓝图。

治风沙:焦书记种泡桐治风沙的办法,是从一位七十多岁的饲养员肖位芬老大爷处得来的。老人说:挖穷根种花生,要想富种桐树,这里能种泡桐树,用它压沙挡风好处多。泡桐树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焦书记后来在兰考广泛种植泡桐。当时兰考的西北、东北部有很多沙丘,形成了移动的沙丘链,焦书记也是从一个叫魏铎彬的村民封坟的故事受到启发,总结出了“贴膏药、扎针”的治沙方法。

治内涝:水害是“三害”问题的主要症结,除水害最重要就是做好排涝工作。当时没有先进技术,焦裕禄是怎么勘测地形的呢?两个字“等雨”,等到下大雨,焦书记就和工作人员一起下乡,雨下的越大,他们跑的越快,跟着水流走,一直追到水归槽,所有的排水工程方案,都是在大雨中用眼睛看出来的。经过半年努力,兰考新挖和疏浚较大的排水河道160条,完成土方229.9万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河道14条,配套河道147条。拆除阻水工程169处,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基本上恢复了水的自然流系。如此,内涝问题得到了解决。

治盐碱:当时兰考盐碱类型非常多,焦书记为了辨别盐碱种类,亲自用舌头尝,“咸的是盐,凉的是硝,又骚又辣又苦的是马尿碱”,治碱用的最多的方法是“深翻压碱”,其它还有排涝治碱、盖沙压碱、沟洫抬田、刮碱、起碱、冲沟躲碱等等。三害治理显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当时焦书记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总结出了一套治理三害的方法。

(二)病痛折磨 实际上,焦书记是拖着病体到的兰考,他早年在尉氏就患有肝炎,到了兰考,工作更加艰苦,病情最终发展成肝癌。据医学专家讲,肝癌是所有癌症当中最痛苦的一种,如果让晚期肝癌病人在疼与死之间做选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肝癌病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死。但焦裕禄在兰考475天,没有一天放下手中的工作。大家熟悉的那把藤椅,椅子上的窟窿是他为了不耽误办公硬生生顶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他一生为焦裕禄流过两次泪,第一次就是在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念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泣不成声,特别是讲到焦裕禄同志肝癌后期仍坚持工作,拿着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我深感震撼……1964年3月23号,焦裕禄在工作岗位上倒下,再也没有起来。医院诊断为:肝癌晚期,皮下扩散。

1964年5月14日9点45分,焦裕禄在与病魔抗争中拼尽了他最后一口气,永远离开了我们。弥留之际,他向组织部门提出了唯一的请求,也成为了他的临终遗言:“我死了以后,把我送回兰考,葬在兰考的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了以后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6年2月26日,遵照遗愿,焦裕禄迁葬兰考。当天兰考火车站人山人海,上万群众自发披麻戴孝。火车站离焦裕禄墓地只有三里,送葬队伍整整走了两个半小时。

当年焦裕禄来兰考的时候,举目无亲,但他走的时候,兰考县几十万群众都已经成了他的亲人,成了他的家人,愿意在送葬的时候给他披麻戴孝,这是绝不寻常、非常罕见的。

(三)魂牵梦萦 有人说生命是一种回声,我们送出什么,它就会送回什么。50多年来,兰考的老百姓从来没有忘记过焦书记。有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发生在2014年3月24号,当时我带着学院一个贵州省的县委书记培训班,在焦裕禄纪念馆现场教学,在焦裕禄塑像前我们偶遇了一位老人。一个县委书记,走过去随口问了一句:老人家,我想问一下在兰考这个地方你知道焦裕禄这个人吗?老人抬起头说:“我咋不知道焦裕禄啊,知道。”这时,一拨县委书记围了过来,问老人家: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焦裕禄的事呢。老人还没说几句话,两行泪水就从眼角滑落下来。老人家流着泪给大家讲焦裕禄的故事,随行的贵州省电视台一位记者走到老人面前:老人家,我们今天是专门从贵州省来的,你能不能给你面前的这些领导干部说句话,你想说啥都行。老人并不知道面前这些干部全是县委书记,低下头缓缓说了句:“你们哪,一定要对老百姓好。”这句话说得很轻,但好似千斤的重量,砸在每个人心中。大家都沉默了。‘一定要对老百姓好!’一位八十多岁老农,含着满眼泪水说出的这句沉甸甸的话,难道不值得今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深深的思考吗?3月28号,《贵州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一定要对老百姓好》。文章写道:“原来,我们费尽周折到兰考要‘取经’领悟的不是什么繁复深奥的理论,而是出自在焦裕禄纪念园里偶遇的一位兰考老人大道至简的话。”

有人问: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徐解秀老人说:中国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焦裕禄身上我们清晰的看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把老百姓放在心里。

(四)今日兰考 焦裕禄书记去世一年后,1965年,兰考连续旱了68天,连续下了284毫米暴雨,刮了70多场大风,全县没有一个大队受灾,19万亩的沙区中千百条的林带开始锁住风沙的肆虐,兰考县陆续实现粮食自给。焦书记去世二十年后,1989年“三害”已得到全面治理,之前的沙丘变成了绿洲。焦书记去世五十年后,兰考在全国率先实现脱贫,实现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兰考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郑重承诺。50多年前,兰考因为贫穷,在全国出了名;5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兰考因为率先全面脱贫,再次赢得世人瞩目。

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兰考调研期间,他说:“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75天,焦裕禄凝聚成了一个永恒。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的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

(作者张冲,系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副教授、焦裕禄精神研究院研究员,“焦裕禄精神进部委”宣讲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