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培训前,我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培训后,我们满载收获即将重返工作岗位。在这里,我们不仅走进了课堂,更走进了一段精神的历史,走进了一位共产党人用生命书写的为民篇章。而今,焦裕禄精神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正催生着我们深刻的思考,激发着我们将要付诸的实践。
一、学有所思:从“焦桐”到“航道”,精神的种子在生根
这几天,我们走过焦桐广场,看过黄河东坝头,走进张庄村,聆听焦裕禄书记的故事,重温他“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奋斗人生。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港航人,我们该如何把焦裕禄精神带回工作岗位,融入日常?
焦书记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深入一线、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让我联想到我们港航的工作。无论是航道建设、港口运营,还是船舶调度、安全管理,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我们沉下去、走进去,就像焦书记当年查风口、探流沙,我们也应在码头前沿、在航道一线、在项目现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港航集团肩负着“通江达海”的使命,承担着河南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任。面对复杂的航道条件、多变的水文气候、繁重的建设任务,我们更需要发扬焦裕禄同志那种“迎难而上”的拼劲、“科学求实”的韧劲,把每一段航道建好、管好、运营好,让黄金水道真正发挥“黄金效益”。
二、学有所悟:从“初心”到“使命”,责任的担子要更沉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聆听了赵总的专题党课、深入理解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章党规的发展脉络,也感受了《您好 焦裕禄》沉浸式课程,我们一次次被感动、被激励、被唤醒。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职工,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使命”就是推动港航发展、提升中原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
焦书记把“人民”二字刻在心里,把群众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这让我反思:在我们的工作中,是否真正把“服务”放在了首位?是否把一线员工、船员、合作伙伴的需求放在心上?
在综合办工作,我常常接触到文件流转、会议组织、后勤保障等事务性工作。以前总觉得这些是“小事”,但现在我明白了,这些“小事”背后,连接的是公司的运转效率,影响的是员工的工作状态,体现的是企业的管理温度。就像焦书记常说“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我们每一位职工,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有“领”的意识、“担”的自觉,把岗位当作责任,把工作当作使命。
三、学有所行:从“课堂”到“岗位”,行动的脚步要更实
培训即将结束,但真正的“考试”才刚刚开始。我们如何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我认为,关键在“三个转化”:
一是把“焦裕禄精神”转化为“港航实干精神”。我们要像焦书记治理“三害”那样,敢于面对航道建设中的“硬骨头”,勇于攻克港口运营中的“老大难”,善于破解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点”。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不推诿责任,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
二是把“党性修养”转化为“职业素养”。我们要严守纪律规矩,筑牢廉洁防线,在工作中做到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特别是在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资金拨付、资源调配、招投标等关键环节,更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
三是把“岗位职责”转化为“发展使命”。我们要以“无私奉献”的情怀坚守岗位,牢记港航职工的职责使命,将培训收获切实转化为推动“港口+物流+贸易+产业”板块建设的实际行动,在资产整合、业务协同中主动担当,在培育港航全链条业务中攻坚克难,为集团打造对外开放统一平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做新时代的“港航焦裕禄”
此次培训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焦书记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港航人的脚下是奔腾的江河,肩上是通江达海的梦想。让我们将焦裕禄精神带回码头、带回船舶、带回办公室,让它在我们每一个岗位上生根、开花、结果。我坚信:只要我们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把集团发展大局放在首位,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解不了的题。
这段兰考之行的学习记忆,终将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感谢集团党委让我们有机会学习焦裕禄精神,感谢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的老师们用故事与细节让信仰变得鲜活,也感谢同事们一路的并肩交流、彼此启发。愿每个人带着这份收获扎实工作,更愿这份从兰考汲取的力量,能助力河南港航在未来的航程中,驶向更辉煌的明天。